顯示具有 野地觀察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野地觀察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

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

梅峰地區之一

梅峰位於南投縣仁愛鄉,也就是在合歡山風景線清境與翠峰之間,海拔約2100公尺,是典型的高山型溫帶氣候區。

該地除了著名的台大梅峰農場,還零星散布了一些以種植高麗菜、青蒜及香水百合等作物維生的農家。可能是進口肥料中夾雜了外來的種子,該地野外的植被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歸化植物,如歐洲黃菀、歐亞葶藶、黃花月見草….等,與本地原生植物競相爭奪地盤。

以下即是該區春夏季常見的部分原生及歸化植物。

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

苑裡休耕田

苑裡鎮位於苗栗縣西南隅,南鄰大安溪,東傍火炎山,北靠通霄鎮,西濱臺灣海峽,整體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降低,並因大安溪沖積的影響,為難得之地沃土肥的水稻盛產區。

在冬季休耕期間,稻田裡即冒出各種草本植物,除了一般常見的野花野草,還有北部少見的多頭苦菜。

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

通霄郊野

通霄鎮西臨台灣海峽,地形以丘陵為主體,地勢東南高西北低,呈緩斜狀,向海岸線逐漸降低。
就在這臨海的丘陵地生長著珍貴的稀有植物─台灣野茉莉,它是安息香科安息香屬灌木;葉膜質,寬橢圓至近於圓形,兩面密被淡褐色星狀毛,花序枝及花冠外被淡褐色星狀毛。

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

里龍山之二

里龍山竹坑登山步道沿路原始密林蓊鬱,景致宜人,瀑布水潭不斷,途中更有兩處溪谷清澈見底,溪中還棲息著一些不知名的蝦蟹,增添許多驚喜。動植物資源的豐富且多樣化,在在顯現這座自然山林的生態價值。大約走二個小時左右,即可抵達鞍部休息區,許多山友會在此野炊休息,再往上陡登約一小時,即可登頂。

2012年2月9日 星期四

里龍山之一

位在屏東縣枋山鄉與獅子鄉交界的里龍山,海拔高達1062公尺,名列臺灣小百岳之一,是恆春半島最高的山峰,也是枋寮以南看山賞水的最佳地點。登山沿途皆有茂密林蔭,惟山路崎嶇難行,尤以竹坑段後段常以巨石為階,高低交錯,時而須手腳並用,時而須拉繩貼壁,頗具挑戰性,一般人走完全程約需6小時。

2012年2月2日 星期四

鵝鑾鼻海岸

位處中央山脈盡處台地最南端的鵝鑾鼻,為台灣尾的代表,走在豔陽下的園區,即能感受出不同的南國風光,有多條步道通往熱帶海岸林風景區;海岸是以珊瑚礁石灰岩地形為主,在此可觀察海濱特殊的植物群落。

2012年2月1日 星期三

壽卡林道

壽卡位於屏東縣與台東縣的交會處,是南迴公路的最高點,也就是在台九線455公里處,海拔約460公尺,氣溫較平地略為冷涼。

2012年1月14日 星期六

雪見遊憩區之二


秋冬時節,台灣蘋果葉片逐漸變紅

雪見遊憩區林相完整,主要可分為人造林、闊葉林及混合林等三大類。林道兩側於花期時可見台灣特有種的棣慕華鳳仙花、黃花鳳仙花及稀有的苗栗野豇豆。
 

2012年1月12日 星期四

雪見遊憩區之一

半山腰的雲海
 
雪見遊憩區位於苗栗縣泰安鄉,是雪霸國家公園繼武陵及觀霧遊憩區後,於園區西側設立的遊憩據點,海拔高度約在6002600公尺之間,雨量豐沛,雲霧繚繞;當冬季來臨時,可見雪山聖稜線的皚皚白雪,「雪見」之名即由此而來。

秋冬時節,在雪見可欣賞到羅氏鹽膚木、山櫻花、台灣蘋果與台灣櫸的紅黃葉,以及山桐子晶瑩剔透的紅果,繽紛炫麗的色彩渲染了山頭,映襯著聖稜線的雪景與壯闊的雲海,如詩如畫,仿若仙境。

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

恆春半島行之三

恆春半島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,受地形影響,每年10月到隔年4月都會受到強勁的落山風吹襲,風力最高紀錄曾達13級,相當於中度颱風。

由於風力強勁,植物都被吹得東倒西歪,拍照很難對焦,尤以小花小草為甚;想拍得清晰,就得眼明手快,在風力稍歇的瞬間,趕緊按下快門,否則又得屏息凝神,重新等待下一次時機的到來。

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

恆春半島行之二

滿州鄉是台灣最南端的鄉鎮,位於恆春半島的東部丘陵,地質上算是中央山脈的餘脈,因此鄉境內雖然多山,但地勢卻較為低緩,海拔均在700公尺 以下。東濱太平洋,南臨巴士海峽,具有十分豐富且特殊的生態景觀。在滿州海岸叢林內,生長著瀕臨絕種的豆科植物老虎心和恆春鴨腱藤,以及珍貴稀有的保育類昆蟲津田氏大頭竹節蟲,均值得國人全力保護。

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

恆春半島行之一

位於台灣最南端的恆春半島,地理、氣候迴異於北台灣,動植物生態亦頗有可觀之處。過去曾多次前往當地度假旅遊,對於植物大多是相見不相識,因此12月中有機會前往一遊,並認識當地的植物,心裡相當興奮。

1217起一連三天,在當地人的引導下,在恆春、滿州、旭海等地見識了不少北部不易見到的稀有植物,如戴星草、老虎心、鵝鑾鼻野百合….等,收穫滿滿。

以下是此次觀察當地植物的部分紀錄,如有錯誤,請予指正。